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啥棉花品种掉蕾少结桃多 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啥棉花品种掉蕾少结桃多 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棉花蕾少怎么补救?
(1)水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促转化管理措施,棉田应做到不旱不灌。南疆棉区目前大多已经进过头水,建议棉田见花后再进二水;北疆棉区建议适当推迟进头水时间,北疆大部棉区进头水时间6月20日前后为宜。
(2)化控:现阶段棉花偏嫩生长主要原因是苗期棉花生长缓慢不化控或减少化控次数导致。缩节胺不可完全不用,特殊天气年份也应做到轻控勤控。现蕾期缩节胺使用量应为株高除以10,对缩节胺敏感的棉花品种应适当降低缩节胺的用量。根据经验,缩节胺喷施工作应在灌水前3天进行比较好,很多棉农常常一边浇水一边喷施缩节胺,或者看到棉花长势太旺了才想起来打缩节胺,效果往往不理想,我们常说缩节胺控不住了,实际上是管理上的失误。
(3)硼肥补充很重要。棉花现蕾到开花是补充硼肥的关键时期,对促进棉花现蕾、开花、提高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硼肥的补充宜早不宜晚,建议选择高含量、高品质硼肥(市场上纯硼含量为21%的聚合硼酸钠盐比较好、溶解性也很好),***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吸收利用率高。市场上纯硼(B)含量为21%的聚合硼酸钠盐每次使用最大剂量应不超过100克/亩。
可以补苗。雨水多花蕾就会减少。
当地移栽较早的棉株已经现蕾,正是需要充足日光和温度的时候,此时碰上阴雨寡照的天气,花蕾一般会停止发育或者出现“萎烂”,对棉花后期产量将会产生很大影响。
近期是棉花成铃的关键时期,连续降雨对棉花生长影响较大,底部棉桃变黑,部分花蕾脱落,蕾花授粉也受到一定影响。目前部分地块已开始吐絮,吐絮时间与往年持平。据德州市棉花协会8月21日实地调查,每株棉花平均有棉桃16~19个,黑桃3~4个,预计棉花产量比正常年份减少15%~20%。
棉花蕾大量脱落原因和解决方法?
1.
棉花蕾铃脱落原因: 1、生理脱落: 蕾铃脱落是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普遍现象,通过外界条件的影响和生理的变化,促进果胶酶和纤维酶活性,在蕾柄或铃柄处形成离层所致脱落。 2、病虫危害: 病虫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蕾铃脱落。直接危害蕾铃的主要虫害有棉蝽和棉铃虫,危害时间长而严重。间接危害的有蚜虫,使棉叶卷缩、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降底、棉株矮小、影响蕾铃脱落。 3、机械损伤:棉花生育长,管理操作频繁,棉花封行后,在田间操作容易增加机械损伤。
2.
防止棉花蕾铃脱落措施 1、培育壮苗,促进早发。 壮苗根系发育良好,有利于养份的吸收,增强对不良气候的适应性,为增蕾保铃打下基础。 2、注意防治病虫害: 棉花现蕾后迅速出现果枝,只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力度,棉花蕾铃脱落就会减少,就能早座桃,使伏前桃增多。 3、合理肥水管理: 棉花进入7月下旬8月上旬是结伏桃的时期,由于一边开花,一边结铃,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养料,如果这时期有机养料不足,是造成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应该***取合理的肥水管理,达到稳健生长,防止棉花徒长,增蕾保铃,是确保伏桃的关键一环,达到伏桃满腰。盛花期后,气温下降,但曰光充足,脱落减少,是抓秋桃的有利季节,影响秋挑的主要原因是早衰,在底肥不足,追肥少的棉田,现蕾、开花和结铃要消耗大量的有机养料,生长变弱,有效叶面积逐渐减少,引起秋后棉株光合作用减弱,棉株上部幼铃得不到充足的养料而脱落。所以在生产上应唐施花铃肥,补施桃肥,防止早衰,保技护叶,增强光合效率,做到秋桃盖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啥棉花品种掉蕾少结桃多 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啥棉花品种掉蕾少结桃多 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