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太原突围桃树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太原突围桃树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太原历史上有哪些名人,你怎么评价?
太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北方军事、文化重镇、晋商都会,出现过很多历史名人,这里介绍3位。
▲高德西(1915—2005),山西太原市人,1936年入党,开国少将。
抗战时期,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曾任决死队第1纵队1总队第3大队教导员,第3总队2大队教导员,决死1纵队第59团政委,八路军129师386旅17团政委,冀豫联防区第3军分区政委,太岳军区宣教部副部长等职。
***时期,曾任太岳军区组织部部长,太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华北军区第15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18兵团62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康军区副政委,陆军第62军政委,国防工业政治部副主任,军事科学院政治部主任等职。
1961年8月晋升少将军衔,200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
▲张政(1915—2005),山西省太原阳曲县人。1938年入党,开国少将。
抗战时期,曾任陕北公学24队副主任,陕北公学人事部股长,八路军第1纵队组织股股长、组织科副科长,陇海支队组织科科长,新四军3师9旅26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4师9旅组织科科长等职。
***时期,曾任新四军第4师9旅25团政委,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6师17团政委,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直属政治部主任等职。
民国时的强匪刘黑七最终结局如何?
刘黑七是民国时期臭名昭著的巨匪,犯过不少罄竹难书的暴行。那么他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
说起来,刘桂棠也是穷苦出身,他自幼丧父,从小就和母亲四处乞求过活。
吃不饱,穿不暖,刘桂棠就学会了小偷小摸。再大一点,他便成天和地痞土匪厮混在一起。到12岁的时候,就开始和那些人干抢劫和偷盗的勾当了。
民国初年,由于***监管不力,再加上天灾人祸,百姓无以为生,因此为匪为盗者越来越多。
23岁的刘桂棠本就匪气十足,自然也一心想占个山头,做土匪头子。所以他和素有往来的7个地痞流氓结拜为匪。由于在几人中,按年龄算,他排第七,再加上他肤色黝黑,因此他被称为“刘黑七”。而他弟弟也就被称为“刘黑八”。
由于人数不多,刘黑七等人便在费县各村打家劫舍,又做些绑肉票的勾当。
在做土匪的过程中,刘黑七一行人一边为恶,一边扩大势力,居然没过多久,竟有了一支60多人的土匪队伍。
1916年,由于刘黑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地方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因此山东督军张怀芝派兵剿匪。结果由于势力悬殊,刘黑七的队伍被打死打伤不少,他的弟弟刘黑八也被官军打死。
刘黑七顾不得抢回刘黑八的尸体,便带着残匪逃到了抱犊崮。
民国时期战乱不休,土匪遍地,而刘黑七是其中也算比较有名的一支。他最后的结局当然是恶贯满盈,被八路军击毙了。
刘黑七原名刘桂棠。1915年,23岁的刘桂棠和同村的林传聚、赵春荣、夏兴德等人结拜,落草为寇。因为在结拜兄弟中排行第七,人又长得比较黑,所以别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刘黑七
刘黑七做事心狠手辣,又没有什么底线,落草为寇以后势力迅速扩大,流窜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山西、察哈尔、热河、辽宁、吉林等十几个省份,鼎盛时手下有3万多人,堪称巨匪。而且刘黑七***越货、屠村灭庄,无恶不作。
像1925年到1928年,刘黑七在沂蒙山区就劫掠村子上千个,烧毁民房20余万间,死在他手下的百姓过万,真正的***如麻,听到他的名字小孩都不敢夜啼。刘黑七匪帮抢起东西来更是不手软,号称“屋里不抢尿壶,院里不抢石头”,犹如蝗虫过境,百姓深受其苦。
所以尽管民国时期土匪遍地,刘黑七还是混出了名号,人送外号“混世魔王”。然而虽然他作恶多端,但是此时正值军阀混战,各路军阀看刘黑七手下人多,大多想拉拢他以为己用。因此刘黑七还多次接受招安,当上了官。
只是刘黑七匪性难改,往往骗到粮饷以后没多久就再次落草,继续为害,搞得各路军阀也很恼火。其中韩复渠被刘黑七骗了两次,最后动了真火,集中部队对他进行围剿,下令不消灭刘黑七誓不罢休。刘黑七这次踢到了铁板,部队被打散,自己逃到天津日租界寓居。
由于刘黑七流窜到河北时挖了韩复渠的祖坟。韩复渠对刘黑七恨之入骨,派了心腹刘耀廷带人潜入租界暗杀刘黑七。不过刘黑七运气不错,中了数弹没死。1935年时,刘黑七又套考日本人,当了汉奸。
1938年,刘黑七又再度接受国民***的招安,被任命为改编为三十六师师长。但是他恶习不改,还是劫掠地方,和鬼子也是暗中勾结,多次搞摩擦,捕杀抗日人员,滥杀无辜群众。像1941年他在费南一带活埋了近千群众。
最终刘黑七作恶太多,1943年鬼子在山东的势力大受打击以后,他也受到了我军的有力反击。刘黑七屡战屡败,1943年11月被击毙于费县柱子山,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太原突围桃树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原突围桃树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