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贵港七指毛桃收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贵港七指毛桃收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几千年的历史,这么多祖坟都去哪了?你扫墓还记得往上多少辈?
中国人的祖坟哪去了?且听我讲两个故事
给大家讲个坟的故事。
一天,与几个好友去学校不远处的山上玩。
有个岳阳来的同学,在坟堆上跳出跳去。
我急忙拉住他,说,那是坟啊,不怕吗?
他惊了,坟?这是坟吗?
我家表弟连他爷爷的坟在哪都说不清,何况是往上数几辈的祖爷爷了。
1、我曾爷爷以前都是坟土包。
我爷爷去世那会,已经比较考究了,乡里有公墓,1.2万一个,面积0.8平方,说白了就是一个水泥砌的长方形地槽加一个水泥做的盖板。其他的都要自己配备。
而我曾爷爷的是一个土包,那时候还允许土葬,就在房后的山坡上。村里人都葬在那,我家几位老辈人都在那埋着,只有儿孙还记得,隔得远几辈的都记不清了。
听我曾爷爷活着时说过,那时候战乱,老人去世后,能有一卷草席裹着,挖个洞埋了,已算是不错了。
除非是富贵人家还刻个碑什么的,草民大都如此。如果发生战争,那就更简单了,在路边临时挖一个洞,插几根树枝,等和平的时候再回去找。
祖坟文化,家族文化,这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文化之一。
也是一个家族凝聚的重要纽带。
几千来,历朝历代的祖坟都哪里去了?
第一:自然消失
现在在农村,基本就是血缘最近的几家走动,其他的虽然是一个姓,或者是一个老祖宗,但是走动的比较少了,除非村里有了什么大事。
有的是因为祖坟没地了,只能迁出来另找地。这样迁出来以后,后代们再去老坟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所以也就慢慢的消失了。
举个例子来说,我所在的小村庄,小时候每天没事去野地里疯玩,记得清清楚楚,有一个地方有一片坟地。但是长大以后发现没有了。
再问大人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这个坟地多少年了也没有后代过来上坟,坟头基本已经平了。后来这家的地主干脆就把它都平了,这样就好种庄稼了。
这就是农村的坟地自然消失一个重大原因。
几千年来,我们普通百姓的祖坟都回归大自然了,它们都消失在山野间的茫茫森林、幽幽荒草中了。
我们的祖先,他们真正回归到了大自然中。说得不好听,他们是以优质有机肥的形式与草木为邻,同飞禽走兽为伍了。他们是以另一种方式陪伴、护佑着其子孙后代们。
说实话,人们真正能记住家族中的祖先的,最多也就能上溯到四代左右,也就曾祖到高祖这一辈,再往上,我们恐怕连他们的名字都忘了。由此算来,相隔也就九十年左右的时间。这即意味着人死后,只需九十年左右,就可能没有人再记起你了,你的坟墓也将不再有人来光顾、清扫、祭奠了,你将彻底消失在你子孙后代们的记忆中了。
于是,九十年后,这一片形似无主的坟墓,就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五彩的野花将盛开其间,红黄的野果将随风飘落,这里也将成为飞禽走兽的乐园。于是,人们也将彻底忘记,这里曾经是一片让人几度肝肠寸断、徘徊落泪的伤心之地。
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土葬在山区、丘陵地区可能更环保、更适用、更能为大众所接受。你想想,这样的土葬多好,它让人死后化作一堆上乘的有机肥,上百年后就变成了一棵大树,或一片大树林了。
我们清明扫墓,往上只扫到了我爷爷、奶奶的墓,曾祖、高祖辈的坟墓已全部失去了踪迹。
记得在老家坟山的一片树林里有一塚老坟,大伯在世的时候带我们去祭扫过它。不过我大伯也搞不清这到底是谁的坟墓,坟头也没墓碑与其他记号。他说小时候跟大人来扫过,好像他爷爷的,这样算来就应该是我们曾祖父的。可是过了两年,那坟墓被人修葺一新,还竖了墓碑。
从此,我们便不再去祭扫那座老坟了。
(照片为作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贵港七指毛桃收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贵港七指毛桃收购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