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昌乐桃树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昌乐桃树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昌邑王刘贺为什么仅在位27天就被废了?他做了什么?
刘贺,汉武帝刘彻的孙子,西汉的第九位皇帝,公元74年7月18日至8月14日在位。他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仅仅在位27天,就被废掉了。
刘贺年仅五岁的时候,就继承了昌邑王位。他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的第五个儿子。他的母亲,就是那位曾经最受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而他的舅舅,就是历史那位大名鼎鼎的贰师将军李广利。不过,后来李广利和左丞相刘屈氂,曾暗地里诅咒汉武帝,想要在汉武帝过世后立刘髆为帝。可惜这件事并没有成功,反倒是被抖落了出来。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逃往匈奴。刘髆大概也是被吓到了,再加上汉武帝又有了更小的儿子,自己不再受宠,所以郁郁而终,年纪轻轻就病逝了。
所以,其子刘贺才会仅仅五岁就继承了王位。
照理来说,有这样一位老爹,刘贺是不可能有机会做皇帝的。然而阴差阳错的是,汉武帝去世后,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帝,也就是汉昭帝。汉昭帝八岁即位,在位十三年,仅仅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而且最关键的是,刘弗陵没有子嗣!
按照古代的皇位继承规则,既然刘弗陵没有子嗣,那就得从刘弗陵兄弟的儿子当中,找一个来继承皇位,反正得是汉武帝的孙子。最终,皇位落在了刘贺的脑袋上。
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皇位。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则更加戏剧性。十八岁的昌邑王刘贺,被大将军霍光等人拥立为帝。然后二十七天后,就被通知下岗了,被贬南昌,做了海昏侯。
关于刘贺被废,在《资治通鉴》中记载
昌邑王刘贺这个官二代,整天吃喝玩乐,在位27天。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不合礼制的事。他以汉昭帝刘弗陵的子嗣继位,然而刚进城时,托词咽喉疼,不能哭,接着昭帝的灵柩还在宫里,他就召集昌邑来的乐人,奏乐取乐,大臣劝诫,他还责备大臣,其他荒唐的事更是数不胜数,最终霍光和上官皇太后废刘贺回故地,后宣帝时,被封为海昏侯,前几年海昏侯墓出土,里面的文物金银财宝令人瞠目结舌。可见这个废皇帝的腐化生活。
欲速则不达。昌邑王刘贺的心太急了,如果他想和当年的代王刘恒一样,***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也许最后的结局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不汲取教训,不吸收经验。导致刘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如果做个纵向对比,刘贺相当于刘恒的话那么霍光就相当于平定了诸吕之乱的功臣周勃和陈平的角色。当初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两个人很慎重,他们放弃了齐王刘襄,那是因为刘襄野心勃勃,很有实力,他的兄弟刘章和刘兴居更是平定诸吕之乱的主力军。这样的人做了皇帝,还有陈平、周勃的好日子吗?他们选择代王刘恒,不是因为刘恒贤德,而是在他们看来刘恒平庸,是诸侯王里最没有野心,最好控制的人。同样作为霍光,他选择刘贺的原因也是因为刘贺在朝堂中缺少根基,便于霍光控制,而不是因为他贤明。
史籍记载里,刘贺在位27天,共做了一千多件坏事,相当于他继承皇位后,他就一直在作恶,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也算是一位奇人了。《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被称为“多智而近妖”,因为诸葛亮成了未卜先知的神仙,给将领们锦囊妙计,就可以料敌于先,洞察天机,最后更是上演了七星续命的故事。很多太神奇的事情,就是故事而不是史实了,至于刘贺做了一千多件坏事的事,大家可以理解一下。
历史的真相是昌邑王刘贺到京城来,并不是孤身一人,还带上了自己在封地的一班人马,目的就是尽快掌控权力。但是他不像代王刘恒那样沉稳老练,先稳住这些手握实权的大臣,而是迅速展开行动,把自己的亲信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准备取代霍光和原来朝堂上的一些重臣。这无疑触动了霍光及所有人的利益,于是这些人联合起来,要把刘贺赶下皇位。刘贺和的祖先刘恒相比,一个地下一个天上,论权谋他不如刘恒,论心机他更远远不如。汉文帝刘恒用了温水煮蛤蟆的方式,到了京城之后,先是把这些功臣们加官进爵,而后又用不露声色的手段,把这些人一个个铲除,牢牢把权力握在了自己手里。
刘贺并不昏庸,也没有史书记载里那么坏,他只是犯了年轻人的通病:冲动。急于夺取权力施展抱负,但是忽视了真正掌控权力者的感受,如果他不做这么多“坏事”,霍光就不是和伊尹齐名的名相,而是扰乱朝纲的乱臣。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谢邀!
史书记载,刘贺因霍光推荐,成为大汉朝的天子,但是上位仅仅27天就被霍光废掉。原因就是***无道,27天就干了一千多件荒唐事。
准确的说是一千二百二十七件!
史书中明确记载的荒唐事,就是刘贺想霸占汉昭帝的皇后,也就是他的婶婶。而且是未遂,有没有这件事还两说。其余就没有明确的记载了。而且还那么准确,1227件!难道是有个太监在旁边记录这些荒唐事?
27天干那么多事,平均每天40多件,这就有点让人难以相信了。刚当上皇帝,而且是从封地过来的,没有任何班底,没有任何心腹,没有军权,啥都没有,就一个皇帝的空名,就敢不停的干荒唐事?脑子没病的人都不会这么去干。作死也没有这么作的!
虽然历史上刘贺名声确实不好,做王爷时也称得上是***无道,但是当时封地上的王爷常规操作就是这样。不可能做了皇帝后就翻天覆地了,变得特别坏。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霍光作为臣子,废立皇帝,把持朝政,他与刘贺之间有矛盾,然后找个理由废除他,还不是轻而易举。
他们两人的矛盾主要还是权利的争夺,刘贺不甘心只做一个名义皇帝,他想任用封国的臣子,抢夺霍光的权利,想要收回***、军权。这还得了,当然会被手握权利的霍光受废掉。反正刘贺名声也不好,再多安排一些,强加上去,不就顺理成章。
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夜谈春秋肥星星 ,期待你的关注和评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昌乐桃树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昌乐桃树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