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城桃的品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海城桃的品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龙云滇军战斗力如何?
1937年9月9日,龙云响应蒋介石号召,参加南京抗日“国防会议”后,将其所部滇军四万余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在昆明誓师远征后奔赴前线。
60军到达武汉时,西方军事顾问团目睹滇军军容整齐、训练有素,配备清一色法式头盔、欧式武器,可与日军媲美的高射机枪、炮兵部队,他们称60军为“中国希望”。
当时国民革命军最高统帅蒋介石也称60军为“国之劲旅”。
为获西方军援,消除自淞沪会战以来屡战屡败的悲观士气,振奋国民精神,蒋介石命令军长卢汉率60军在武汉巡游阅兵二周。
(被誉为“中国希望”、“国之劲旅”的滇军)
徐州会战中,由于中央军汤恩伯部换防时溃逃,东北军于学忠部也闻风而退。使得台儿庄防线瞬间暴露出数公里的缺口,日军机械化部队趁机大规模突进,导致60军刚一抵达战场就猝不及防卷入战斗。
最终60军以牺牲三千无谓将士的代价堵住汤恩伯留下的缺口,击败日军增援部队,为中国军队撤往中原地区赢得了宝贵时间。
1938年4月,为掩护其它各路抗日部队从徐州撤往中原地区,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命令60军扼守徐州禹王山阻击日军。
(滇军当时使用中国唯一的高倍潜望镜)
李宗仁将“三天坚守”命令反复延长至27个昼夜。禹王山阻击战滇军投入战斗35123人,伤亡18844人,张冲184师战后仅余千人。
滇军是民国时期我国云南地方部队的统称。作为一支长期割据一方的地方部队,滇军还是颇有实力的,虽然数量不多,但战斗力很强,抗战时曾让日军头疼不已。那么滇军的战斗力有多强,为何会让日本人头疼?
对于滇军的战斗力,人们向来褒贬不一,评价出入很大。据说长征时的红军中传有:“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在红军眼里,滇军的战斗力并不突出,和“双枪兵“黔军一个档次,战斗力是比较弱的。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客观。实际上,滇军的战斗力不比湘军差,即使和桂军、中央军比都差不了多少。
滇军的前身为清末的云南新军,是一支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军队,也是一支非常能打的部队。民国时期,素有“滇军精锐,冠于全国”的说法。当然,滇军分为老滇军和新滇军。老滇军是北洋军阀时期唐继尧的军队,新滇军是南京国民***时期龙云的军队。相比而言,老滇军的战斗力远逊于新滇军。不过虽然老滇军战斗力比新滇军差了不少,但唐继尧还是凭着这支部队一度控制了川、滇、黔等省份,势力盛极一时。1927年,龙云上台后,放弃了老滇系的扩张政策,实行精兵路线,把部队压缩到了3万人,但兵员素质和装备水平大大提升。随着云南财政的宽裕,为了提升滇军的战斗力,龙云从法国、比利时等国家购买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连火力配置和训练都效仿的欧洲,装备水平和战斗力直线上升,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
龙云执政云南后,执行保境安民的政策,所以滇军和周边的军阀基本没什么冲突,直到长征时才和红军装模作样的打了几仗。由于龙云识破了老蒋驱虎吞狼的计策,不愿意和红军硬拼,所以故意放水让红军顺利过境。由于滇军放水所以红军误认为滇军战斗力一般。不过滇军的战斗力真的差吗?答案肯定不是。抗战爆发后,滇军主动请缨,组建了60军奔赴抗战前线。在抗战战场上,滇军凶悍的火力和顽强的战斗精神让日军大为震惊。禹王山一战,滇军与日军板垣、矶谷两个精锐师团的两个联队遭遇,滇军死战不退,悍不畏死的向日军发动进攻,一举消灭日寇五千余人,滇军一战成名,打的日寇闻风丧胆。日本报纸评论:“自‘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猛烈冲锋,实为罕见。”能被日本人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滇军战斗力可见一斑。喋血台儿庄、血战中条山、收复常德、坚守怒江、越南受降、炮击法舰……滇军的战斗力在抗战中有目共睹,绝不是温顺的绵羊,而是凶猛的老虎。滇军“国之劲旅”的赞誉绝非浪得虚名。能让日本人头疼的部队战斗力怎么会差。
因该说滇军是相当能打的,这里面有军队本身的基因传承,袁世凯小站练兵,把中国军队从那种绿营兵、勇字营之类的封建兵丁,拉进了现代军队的大门,由于袁世凯称帝以及后来的北洋军***,都是反面教材,所以有很多东西很少被提及,可是正如阳光下总有阴影一样,世界也不存在纯粹的黑暗,小站练兵之后的新军,跟大家脑子里的北洋军阀部队的印象不同,这一次军事变革中,新军招收的兵员都是识字的,有很多甚至有秀才功名,思想上也是当时来说很热血的求变图强的青年,后来旧民主革命从新军中爆发不是没有原因的。
但是新军有两种,当时原则上是一省一镇(师)新军,北洋手头留着最强的第三镇,其余强镇则放到边境各省,留在内地的都是那种不怎么样,看家护院的,平时训练中发现好苗子,也会抽调去各强镇,所以内地尤其南方,又没第三镇镇着,又没有需要打仗的准备,还老有同袍给抽到强镇去,那么没抽到那些就闹心,觉得自己一腔热血不受待见,开始和会党接触,题外话不提……滇军起家,就是这么个需要镇守英法两国的滇省边镇的底子,那时滇省交通、经济什么情况大家也都知道,所以晚清袁世凯当权时,后方给养供应,对这苦地方部队还是做了些倾斜的,然而内地的军饷粮草,到了云南,购买力是内地无法相信的,这也使得滇军可以挤出钱来,在山高皇帝远的云南建立了讲武堂,自己培训实惠的所需人才,又逢遇上松坡先生这样的人杰任长官,还起兵西南,护国讨袁,树立起军队的荣誉和骄傲。松坡先生唯一的黑历史,也就是在滇军的这个浅水潭里刨食,不得已开了种***养军的先例。
滇军根子上的基因,就是这么支部队。到唐继尧手里,滇军还是西南一霸,不过军阀混战大家打烂仗没什么说头,云南人口少,建军不易,朱培德又带到广州去了一部分人马,等滇军到龙云手里时,只有个60军,后来抗日扩军,把地方保安团,补充团之类的又凑了个93军,滇军出滇抗日,打的有名的是徐州会战中的一部分,禹王山血战,参战部队为183、184、140三个师,这里面有个故事,真正顶在日本第五师团正面的140师是贵州兵,理论上不算滇军算黔军,可是这笔糊涂仗也很难算,护国讨袁那会儿,贵州已被滇军攻克,而后历任贵州军阀实际上上云南儿皇帝,滇黔一体的。抗日之前,蒋公驱虎吞狼,夺了贵州王家烈的部队,当时是由顾祝同统管贵州党政军大权,重新编练桂军,然而顾祝同志在中枢,谁看的上这穷地方?所以贵州管理和部队编练是交给韩德勤完成的,可是贵州那地方你们肯定不相信穷到种大烟都养不起多少兵,蒋公也没指望那地方真编练出什么军队来,不肯拨钱过去,韩德勤没法子,还的延续先前滇黔一体,最后140师你非要说黔军也行,说是滇军一部也行,这一点以前有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丧门星就是这么个夹心饼干—— 滇军装备的贵州人跑进川军团,140师就是跟他一样,实际是滇军编练装备出来的一支部队。后面滇军也参加过几场中日会战,因徐州会战时龙云的儿子,作为指挥官临阵脱逃,士气很受影响,没什么出彩的仗,日军从缅甸方向进攻云南后,龙云坚持回师云南固守本土,也没什么出彩的仗。
日本投降,滇60军到越南,负责在河内授降,期间龙云因高层政治因素被捕,60军则在越南把跑来摘桃子的法军干了个爽。其后内战起义,抗美援朝也有很多故事,打掉英国重坦营、首入汉城今首尔等,很提气。不过就跟龙云无关了。现在这支部队是我军序列中唯一原国军改编部队,现为驻藏52山地旅,应该是我军中历史传承最久的一支部队,我个人观点是部队自己争气,但重点还是首义护国讨袁。战斗力就是底子在那里不输给谁,发挥还得看大势、看谁指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城桃的品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城桃的品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